Posted on 28 November 2010.
墨子有云啓訓篇 子等應該學先賢 曰云如下寄明意 士子有學曰才強
雖然士子有學問 有的實踐為本焉 學問有的宜探索 而要行爲才益長
行爲應該用知識 為士當知行實踐 本領者是才充足 焉哉如此可讚揚
此是墨子有訓示 乃作才子之立場 大士者也都曉得 理由已上宜精研
墨子曰:“士雖有學,
而行爲本焉”。此理真正!
讀書的人雖然是有學問的,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也!所以自古以來,也有許多思想家和學問家,在知與行的問題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也!所以知而不行,正不成才矣!
今天
道濟幾句明訓說來很清清楚楚,你們聞知,但不拿去親身實踐行爲,怎能得益呢?已上
墨子數言明文讓
道濟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廿八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5 November 2010.
傅玄子曰啓明章 玄書勸世理深長 子等應該來學習 曰云如下宜精研
有了公心作基礎 公道就能作中堅 心有大公無私己 必然會有公道焉
有了公制作目的 公心先有當如然 道理已上宜瞭解 有的公正致安祥
公道必能成公制 必須如此作主張 有了公心有公道 公正制度啓昭彰
制度公正的社會 也是如上宜了然 此是其言傅玄子 乃作處世的重點
大公無私如已上 理由透徹全詩篇
傅玄子曰:“有公心必有公道,
有公道必有公制”。此理真正!
能夠有公心了,必然會有公道也.而有公道了,則必然會形成公正的制度也!正是因爲公心是基礎,公道是中堅,公制是目的。所以一個社會要想在公制上運行,就必然要有公心和公道的支持。而是領導者應以大公無私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也!此刻南國社會多有辯議有係公制一事。所以應該明白已上大理!如果能以公心作爲社會的基礎,以公道作爲社會之中堅,必然會達得公制為目的。
今夕
道濟暫借古賢幾句明文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社會諸位領導者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廿五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3 November 2010.
古典闡理義深長 曰云如下寄明章 遏抑邪念而歸正 惡邪阻止感化善
揚德宣教作把握 善舉多積致禎祥 親近賢能才入聖 賢彥所言知精研
遠離佞人才超俗 佞人疏遠更佳良 目所觀看欲真實 觀視世事知短長
必要眼觀其真也 真實事理才悟然 耳所聼聞欲正確 屬意聞言應精研
必要欲聼其正確 正理才能分明焉 此是古典有闡理 乃作勸人化世篇
大家應該來學習 理由通明啓昭彰 是非一切也分曉 也分善惡自了然
古曰:
“遏惡揚善,
親賢遠佞,
目觀必真,
耳屬必正”。此理真正!
應該阻止邪惡,而發揚善行,當知親近賢能,而疏遠佞人。眼所觀應該是真實的,耳所聞應該是正確的。能為如此,超俗入聖當成聖賢,可稱君子!
今天
母暫借古籍幾句明文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德教兒子們共同勤學勉之、記之可!
恭錄 地母元君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廿三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1 November 2010.
訓言勸世啓明章 曰云如下理深長 世間財物資源本 之知所生從地天
財物一切從天地 物類產生自天然 天地造化生萬物 地寸養育當生長
所以使用應節制 生産財物要勤儉 以知節約時使用 養人有限知修儉
人家宜知此大理 者也不要花用焉 有時當知欲節省 限數有的宜要儉
若是節約有餘也 人家當知力加強 節制使用於財物 約費而來多為善
自明此理宜了解 可能永存富貴長 有心向善福田種 餘功益果與日添
奢用不如自節制 用錢浪費實非然 則知吃者三餐飽 頃刻用盡不如然
刻刻時時要節約 盡用財物非賢良 耳聞師言應透徹 何不趕快來守廉
處善爲樂能延福 得到財產知作善 增加福果是最樂 益壽平安致禎祥
耶是積德能享福 此是庭訓勸世篇 乃作訓言勉諸子 大理已上宜精研
訓曰:“世之財物,
天地所生,
以養人者有限,
若人節約,自可有餘,
奢用則頃刻盡耳。
何處得增益耶”。此理真正!
世間的財富資源,都是源自天地所生。其實可供養活人的是很有限的!人類如果節約使用,應該還是有餘的!可是如果不加節制地胡亂花用,轉眼就會用盡了。又能從哪裏再找回來呢?所以一生人的財物,一切都是從天地父母所產生出來的!故此宜儉宜約,無須胡亂花用,並知分資作善。能為如此,守樂享福矣!
今天
道濟暫借
庭訓格言幾句明文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廿一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1 November 2010.
訓言勸世啓明章 曰云如下理深長 世間財物資源本 之知所生從地天
財物一切從天地 物類產生自天然 天地造化生萬物 地寸養育當生長
所以使用應節制 生産財物要勤儉 以知節約時使用 養人有限知修儉
人家宜知此大理 者也不要花用焉 有時當知欲節省 限數有的宜要儉
若是節約有餘也 人家當知力加強 節制使用於財物 約費而來多為善
自明此理宜了解 可能永存富貴長 有心向善福田種 餘功益果與日添
奢用不如自節制 用錢浪費實非然 則知吃者三餐飽 頃刻用盡不如然
刻刻時時要節約 盡用財物非賢良 耳聞師言應透徹 何不趕快來守廉
處善爲樂能延福 得到財產知作善 增加福果是最樂 益壽平安致禎祥
耶是積德能享福 此是庭訓勸世篇 乃作訓言勉諸子 大理已上宜精研
訓曰:“世之財物,
天地所生,
以養人者有限,
若人節約,自可有餘,
奢用則頃刻盡耳。
何處得增益耶”。此理真正!
世間的財富資源,都是源自天地所生。其實可供養活人的是很有限的!人類如果節約使用,應該還是有餘的!可是如果不加節制地胡亂花用,轉眼就會用盡了。又能從哪裏再找回來呢?所以一生人的財物,一切都是從天地父母所產生出來的!故此宜儉宜約,無須胡亂花用,並知分資作善。能為如此,守樂享福矣!
今天
道濟暫借
庭訓格言幾句明文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廿一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19 November 2010.
南北朝代大名賢 北宅百姓皆崇瞻 朝廷隴西王爲是 賀源一名能重天
源遠流長傳道德 曰云如下啓明彰 吾輩死後當存德 終局一時留名揚
之知後人傳祖德 後裔必須勿誇張 所知者也明明德 葬屍之後孝道長
時親在活知供養 服裝穿上應平常 單獨立德更佳好 櫝棺裝入怎求強
足於行孝念恩重 申明頌恩當如然 孝心向親時在世 心裏愛情不變遷
芻靈明器全免用 靈魂怎授物祭奠 明白此理報恩德 器具須作善益長
無須死後才祭祀 一生在世知奉獻 用此大理記心意 也是對師理如然
此是賀源之明訓 乃作遺令勅子篇 大約主旨是行孝 理由如上宜精研
南北朝賀源隴西王之遺令勅諸子篇有云:
“吾終之後,
所葬時服單櫝足申孝心。
芻靈明器無一用也”。此理真正!
賀源又吩咐他的兒子們:我死了之後,下葬時,只要給我穿上平常的衣服就可以了。專入單棺也可以了。只要你們表達孝心就可夠了!其他貴重明器之類的殉葬品,一件也不要使用的!只要傳流我的德行,承祖繼宗萬古不斷,如此才可以了!然哉!你們對師尊之念恩,切要在報德,為善作最,為教最宜!
今天
道濟誕日和尚暫借
隴西王幾句明訓來闡釋德理,是願提醒汝們,勉諸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十九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18 November 2010.
杜甫詩曰啓明章 甫曰如下理深長 詩中寄意指明路 曰云如下為詩篇
讀書超過萬卷冊 書籍典句知深長 破其萬卷書中理 萬物曉得著聖賢
卷卷篇篇展書籍 下筆寫作定成篇 筆墨透寄寫作者 如是一樣像金章
有讀書人逸於寫 神助下筆揮毫焉 此是杜甫之態也 乃大詩人名高揚
大學之士皆如此 理由透徹成才強
杜甫詩聖有云:“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此理真正!
讀書超過万卷書以後,下筆寫作就像有神佑助一樣了。只要苦讀勞學,才能有真工夫!正所言:勞於讀書,逸於寫作。故明此理,古代聖賢能夠順利揮毫透寄文章,是也本等之者!因爲他們都讀過萬卷書籍,皆通明千萬典句。所以下筆寫作一時,就像神筆。
道濟才疏學淺,能寄柳揮鸞如此,也是從讀書而來。故此希望後學,多多努力讀冊,百千萬卷都欲勞讀苦學。如此才能成爲才子矣!
今天
道濟暫借詩聖
杜甫幾句詩言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十八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14 November 2010.
丹書古籍寄明章 書句雖淺但義長 有係人生之美德 云曰如下宜精研
敬賢尊老是君子 勝怠之人有進展 怠慢的人無進步 者也恭敬成賢良
吉利的人敬勝怠 怠勝敬者滅亡焉 勝怠者也是吉利 敬重所有是聖賢
者也如此是君子 滅亡沒有於德良 義勝欲者必順利 勝義者也有危險
欲望之心勿多有 者是如此道推長 從義行世順利進 欲望勝義實非然
勝己之人有謙讓 義理分曉不誇揚 者也如此君子態 凶禍沒有於聖賢
此是古籍丹書云 乃作化人勸世篇 大家應該來學習 理由如上啓昭彰
丹書有云:“敬勝怠者吉,
怠勝敬者滅,
義勝欲者從,
欲勝義者凶”。此理真正!
古籍
丹書有記載:慎重恭敬而不怠慢的人是吉利的,怠慢而不慎重恭敬的人一定滅亡的。正義之心勝過欲望之心的人,前途一定順利。欲望之心強過正義之心的人,就十分危險了!故明此理,希望德教諸生應敬勝怠,宜義勝欲如此,一定當得吉利和順利矣!
今天
道濟暫借古籍一名
丹書幾句明訓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十四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11 November 2010.
漢皇高祖有明章 高深意義勸世篇 祖德傳訓作明示 曰云如下啓昭彰
洎從盤古開天地 踐極登基是聖賢 祚命天下治大衆 以德為從惠澤沾
來茲中土才安順 時時國泰民安祥 方知道德為通貫 省己君子如此然
書卷著述聽講解 及讓別人自虛謙 使命以德治天下 人家對君當崇瞻
知學之人是才子 作著勤讀各詩篇 者也好學聖賢卷 之存片心著聖賢
意圖書中應明徹 追憶昔日何如然 思己省己有何過 昔日有錯知改變
所做不好應回首 行知懺愧更優良 多有方面如果錯 不要待慢趕化善
是非分曉自了解 此乃劉邦言明章 乃為醒己為解己 大智若愚如此然
理由已上寄明訓 也是勸人知學焉
漢高祖有云:“洎踐祚以來,
時方省書及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此理真正!
漢高祖劉邦對老臣舊相有這樣的明言:我自從登上帝位以來,才知道明白讀書的重要!於是讓別人講解聖人賢人著述的意圖,追憶昔日的所作所爲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所以知錯而改,有過知化,只要自己有懺愧之心,解化自過,悔心自錯,有不好的就化善。能為如此當成君子之人矣!
今天
道濟暫借
漢高祖幾句明訓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十一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04 November 2010.
劉備訓子有明章 備曰如下理深長 訓言開教於仔弟 子孫代代成豪賢
曰云以下正明示 惟是君子著賢良 賢人教子有賢德 惟德可親宜精研
德行有的被人敬 能得人們之崇仰 服崇有賢並有德 於世一生守清廉
人能如此君子也 汝等應該學聖賢 父母教子有方向 德行賢明作主張
薄情不可應厚德 勿存微薄德行焉 效於君子有賢德 之知如此名高揚
此是劉備教子訓 乃作君子之立場 大家應該來學習 理由如上全詩篇
劉備訓子言曰:”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汝父德薄勿效之”。此理真正!
昭烈帝劉備有教他的兒子,明文說:只有賢明和德行才能使人們敬服。汝的父親德行微薄,所以你可不要學習我啊!同此理由,徒等聞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師德薄勿學之!故明此理,只要聼師訓而自勤踏實涵養本性,才有賢德,則被人服崇!
今夕
道濟暫借
劉備三四句明文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一月四日
Posted in 11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