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30 December 2010.
周武王曰啓明章 武王所著戒子篇 王之心願教兒子 誡子明德有主張
子等應該來學習 書句古籍啓昭彰 曰云如下應透徹 安樂必敬有虛謙
樂自助人作大義 必須守己有清廉 敬老尊賢有操節 無不敬重於聖賢
行爲一切有謙讓 可是君子爲賢良 悔愧的事我不做 一反一側德作章
反身也是不離德 一心存德作志向 側身也是不離德 亦行大道步邁長
不為可悔的事也 可是爲人守十章 忘道沒有於我也 所言所行正是善
鑒視先人作思也 不忽行世而定堅 遠望自從初步起 視重道德惟加強
邇遐行爲推正道 所以被人頌聲揚 代天行道宣德教 予一人也不誇張
一一件件事透徹 人理事理皆了然 所以行世必前進 聞道聼德智慧添
以德行世教兒子 誡告後人著聖賢 後學為善比前學 世事看破不着相
子等應明已上理 孫輩宜學已上章 此是武王之明訓 乃作勸人修德篇
大家應該來學習 理由如上已精研
周武王誡子書曰:”安樂必敬,
無行可悔,
一反一側,
亦不可忘。
所鑒不遠,
視邇所代。
予一人所聞,
以誡後世子孫”。此理真正!
周武王有誡告他的子兒,其書中有云:安樂必敬,沒有行爲可愧悔的一事,一反一側,也不可以忘道前車之鑑!而看前人所做作爲警惕,這是我自己一個人所聽聞的道理。願以寫下來勸誡後世的子孫也!所以你們聞道聼師所訓言,應把將所聼過的德理傳給子兒,教示他們有明德之心。能為如此,成人成家之本矣!
今夕
道濟暫借
周武王之明文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是也代替賀年之祝詞,勉望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如此必得師之贈福也!新年快樂!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二月卅日
Posted in 12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6 December 2010.
金世宗曰勸子篇 世人應該學先賢 宗旨是在守謙讓 誡告諸子宜精研
太子不可生驕傲 子等應該欲虛謙 篇文勸人有道德 曰云如下理深長
勿以儲位生驕慢 以知高位更清廉 儲君太子多驕傲 位在高上勿誇張
生在宮廷應明德 驕傲之心勿存焉 慢待之意切勿有 日日勤勉應加強
勉力學習有進步 學與古聖暨先賢 問道論德則可以 非非是是都了然
有德才可稱君子 召令不如自勤焉 命寄不如自守責 不要自私而誇揚
須知學道而修德 侍護本性作善良 食喝也勿多浪費 此是儲君之立場
乃作君子之立地 大理已上啓明章
金世宗之誡太子篇有云:“勿以儲位生驕慢,
日勉學問。非有召命,不須侍食”。此理真正!
金世宗有勸誡他的兒子:你千萬不能因爲自己是儲君太子,就產生驕傲之心。最好的是,天天要在學問上有進步。除非我有召令,你平日不須要再來陪我用餐了。所以你們為的人子之父親,應該曉得已上大理!能為如此,教示兒子們,必得豪子傑兒矣!
今天
道濟暫借
金王幾句明訓來勸誡諸生,以德理來闡釋箴言,勉望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二月廿六日
Posted in 12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3 December 2010.
訓言明示啓昭彰 曰云如下理深長 蓋人有好生之德 敬賢尊老為虛謙
以德行世為君子 存有德行著聖賢 心裏存着恭敬意 則有良心在中央
心地勤耕福田種 體力當然會加強 湛深良好之美德 然哉爲人更優良
居心存德則良好 中庸大道進推長 即是君子之態度 如上尊老並敬賢
主旨已上吾德教 人有恭敬自清廉 在其心裏有恭敬 家務整頓一般然
自知存着恭敬意 能夠如此聲高揚 整頓寸心有恭敬 飭令自省是聖賢
家有主人爲整飭 務定大成宜精研 此是古人的話句 古籍寄理義深長
所以你們應學習 謂言如上作主張 敬賢尊老是美德 以知學習惟謙讓
内心存着恭敬意 直行大道萬里長 也能成人之君子 此是庭訓格言篇
乃作處世之重點 大理已上啓明章
訓曰:“蓋敬以存心,
則心體湛然居中,
即如主人在家,
自能整飭家務,
此古所謂敬以内直也”。此理真正!
在心裏存着恭敬之意,那麽良心便會在中央。就好比主人在家一樣,自然能夠整頓家務。這是古人的話句,以恭敬存在内心,當值的意思也!所以爲吾德教門下,汝等應該存着恭敬在心裏,當然良心就自在心中。能貫通一切之所想,以正不邪,以是不非。能為如此,是也君子矣!
今夕
道濟暫借庭訓格言幾句明文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二月廿三日
Posted in 12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12 December 2010.
訓言勸世啓明章 曰云如下理深長 古聖先賢有明示 人生行世之重點
云德論理如以下 心要慎重處事焉 欲知小心並注意 小心謹慎才當然
而知膽量切要大 膽有處事才成然 欲知小心而大膽 大公處之成主張
遇上突然發事故 事者處理心定堅 當知這樣而爲之 如是我聞皆聖賢
此是大成之方法 處事如上定興昌 之知學習如古籍 此能成功之重點
乃作人生的處世 大理如上全詩篇
訓曰: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
遇事當如此處之”。此理真正!
庭訓格言有明文,古人有說:心要小而膽要大,遇上突然發生事故時,應當如此小心而大膽這樣的處理也!所以,無論要作爲什麽事理,只有慎重,只欲有膽,百戰百勝,無所不成!
今天
道濟暫借古人幾句明訓來闡釋真理,是願勸告諸子共同學之、記之!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二月十二日
Posted in 12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09 December 2010.
賢彥所言啓明彰 曰云如下理深長 事無全利無全害 無須與事多勉強
全是自然有利害 利到害隨是當然 亦勿勉強於人事 無須強求人短長
全部都是自然事 害去利來也自然 人有所長有所短 有智用人才如然
所以委人去辦事 長短計算所宜焉 亦要斟酌人長短 有短者也又有長
所以委任責成也 短棄長用才成賢 要知人事如上理 在於用人欲曉焉
權用人才知計算 利眾更好作主張 害人者也不可以 之知此理更優良
多多計算時委任 寡聞口舌人所辯 酌人長短也如此 短處棄掉用他長
長期用人如已上 之知凡事成主張 所以領首應透徹 宜者委任責成焉
委人辦事要如此 任務便能成主張 責責委人欲計算 成願容易如上章
庶克有濟是如此 克濟自己是聖賢 有智之人皆如上 濟公數言勸世篇
此是賢彥所言論 乃作君子之立場 大人之輩宜懂得 理由如上宜精研
賢曰:“事無全利,
亦無全害。
人有所長,
亦有所短。
要在權利害之多寡,
酌短長之所宜,
委任責成,
庶克有濟”。此理真正!
事無全利也是無全害,人有所長也是有所短。要在計算長短的多少,斟酌短長的所宜。委人辦事便能有成了!所以為一個領導人,應該明白已上大理。如此的委人辦事便能成望!
今夕
道濟借用賢彥的明訓來闡釋德理,數言寄意,是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二月九日
Posted in 12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
Posted on 04 December 2010.
李白詩聖寄明章 白話著理義深長 詩句含有道德理 曰云如下啓昭彰
舉首仰望天何在 手執掌月怎能焉 可是人間都大意 近遠不分多求強
月在天上怎執着 前後大理宜精研 行世如果過高望 若是如此當非然
無須強取事無望 山不在高有神仙 此是李白詩中云 乃作勸世莫勉強
大道之行應曉得 理由如上全詩篇
李白詩曰:
“舉手可近月,
前行若無山”。此理真正!
當一個人在大峰高山上,就想是很近天了,可以舉手接近月亮。由於在大峰高山上行走,前面一片雲海,似乎不再有大峰高山了。所以當一個人站在大任高位上立足,須要明白以上大理,切不可大意高望矣!
善哉!今天衲
大峰暫借詩翁
李白幾句明言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也是引用大峰二字啓作明文,勉諸方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宋大峰師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十二月四日
Posted in 12月份, 2010 年德理, 德教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