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30 March 2010.
道理啓示闡明彰 德教門下宜精研 經書幾句取來理 第登鸞臺著成篇
六根清淨無爲性 十章奉行聖業揚 七情除盡無上德 章則如下著聖賢
曰云論理宜了解 夫道無爲歸源遠 慈愛秉性本是善 故而英勇無敵焉
能夠如此當得道 勇氣長存似雲天 儉約勵行故能廣 故此悉備便成仙
能行無爲推大道 廣通聖理啓悟然 不爭與世守清廉 敢當道德則加強
爲人處世宜如此 天長地久把德揚 下接上待開明意 先後三思事當然
故明大理以上云 能登道岸上雲天 成道悟道必得道 器之首領似天長
長存寸心向道德 此也成德稱聖賢 乃作君子之立地 大道所行也推長
理由如上寄明訓 是也勸君有主張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有云:“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此理真正!
秉性慈愛,故而能夠英勇無敵。勵行儉約,故而能夠廣大悉備。不敢在天下尚無先例可援時,而率先妄作冒進之舉。所以就能夠成爲萬物之首領也!道理已上寄示明訓,勉諸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三月卅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3月份,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8 March 2010.
傳統聖典闡明彰 家訓記載闡德揚 寳錄如下書中句 書本數言宜精研
云曰如下勸塵子 有的志氣守定堅 志向堅強而不屈 不拔毅力有志向
在於逆境宜堅志 年歲大小無係焉 高低地位也不係 無論如何要志向
志氣沒有智不達 空長終身虛度焉 長存志氣充智慧 百年壯志不變遷
嵗高有志當益壯 此是君子之立場 乃作成功之途徑 大成的人如此然
理由已上應曉得 也要記之而精研
傳家寶書中有云:“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嵗”。此理真正!
有志氣的人不在年歲大小,無志氣的人虛度終生!故此古人也有云:”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所以說有志氣的人,往往從小就對自己提出較高要求,有這種志向的革勵,堅強不屈的志意,堅忍不拔的毅力,一生才會有成就矣!故為揚
德教事業,更要懂得已上大理!要以志意天才與勤奮的結合,促成盛典。
今天
濟顛暫借古書幾句訓言來闡釋德理,是願鼓勵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三月廿八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3月份,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1 March 2010.
孟子有云成訓篇 子等應該學先賢 有係做人並立世 云曰如下啓明彰
達於順境的時候 不應忘乎所以焉 離開基本的道德 道義背離是非然
窮於逆境的時候 不可失德非為焉 失掉道德的原則 義氣沒有不優良
此是孟子有明示 乃作君子之立場 大道所行也如此 理由已上勸世篇
孟子曰:“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此理真正!
一個人處在順境的時候,不應忘乎所以,背離做人的基本道德。身處在逆境的時候,也不能因追求物質利益而不顧道義,胡作非爲。無論別人是否理解,自己都要堅守心中的道德原則!故明此理,為揚德教,當知曉得在於順境時不可離開基本道德,在於逆境時不可失去道義!然哉,如此可稱爲真正的德生矣!
今天
濟顛暫借亞聖
孟子幾句哲理,雖有八個字,但是意義重大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三月廿一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3月份, 德教德理
Posted on 18 March 2010.
道理闡釋德義長 曰云如下啓明彰 夫理如下宜懂得 不失德行是聖賢
祥瑞之物勿爭取 者也自心會安祥 人們都是爭利吉 所以勿與人爭焉
不祥東西人皆勿 爭取大都是吉祥 垢辱人們都不欲 辱恥不想要的焉
人皆畏恥而懼辱 所以能受辱而堅 不怕人家辱吾焉 欲知自省更優良
能夠接受其恥辱 受的自省啓悟然 人所不欲我欲受 所以如此滿足焉
不與人爭清懷在 欲能知足樂綿綿 者也行世沒險阻 則進無退大道長
足心飽意時常滿 矣哉如此非害險 得到人所不爭取 人能如此守清廉
所以行世要如上 不爭不欲知足焉 爭取之人難逸樂 者也廉士不爭強
則知處世宜存德 寧靜隱逸致禎祥 矣哉如此是君子 此謂聖人之立場
乃作賢彥之立地 大道所行萬里長 理由如上應曉得 是也訓言勸世篇
道書有云:“夫不祥者,人所不爭。垢辱者,人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者則足矣。得人所不爭者則寧矣”。此理真正!
不吉祥的東西,是人們所不爭的,恥辱是人們所不欲的,如果能夠接受人所不想要的恥辱,能夠得到人所不爭的不吉祥,那麽就能有滿足的安寧也!此句是強調,不要與別人爭取應守清廉。然哉如此,君子也!
今天
濟顛暫用道書幾句明訓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三月十八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3月份, 德教德理
Posted on 04 March 2010.
屈原先師有明章 原文是詩千百年 有係求真取正義 云曰如下作成篇
路道漫漫而遙遠 漫行探求真理焉 漫長大道不畏懼 其心應勇而推長
修身養性以道德 遠望而進當成然 兮矣以勇而抑怕 我有仁德作主張
將把自己的德行 上天入地去尋賢 下接對待有規矩 而是行世也清廉
求真探義而盡力 索思立德成聖賢 此是屈原詠詩句 乃作士子之立場
大勇索取得正義 理由如上宜精研
屈原先師有云:“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此理真正!
儘管路道漫長而遙遠,我還是要為追求真理上天入地去探求。這句詩千百年來一直鼓舞着後人為追求真理和正義,不畏艱險勇於進取!故為我德教聖業,應該如此行爲。不畏艱險,勇於進取!雖然道路漫漫,但有專誠之意,上天入地,探索真理,追求正義,必有大成之得矣!
今夕
道濟暫借先師
屈原幾句詩文來闡釋德理,是願鼓勵諸生應盡心盡力,揚教勿怕風波,莫畏阻隔,如此百戰百勝,無所不成!數言如上,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三月四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3月份, 德教德理